“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去年12月4日,中国石化启动了鄂尔多斯致密油气规模增储上产会战,由此拉开了中国石化集团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大开发的序幕。在会战主战场陇东泾川县和镇原县的沟壑山塬上,中国石化集团华北分公司聚集上万人,展开了一场新时期的石油会战。“今年全年在平凉和庆阳的投资达到100多亿元。”石油会战在助推陇东能源基地建设的同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新技术引发的大会战
6月的泾川北塬,树木葱翠,麦浪滚滚。田园风光中多了一道独特的景致,一辆辆工程运输车不时穿梭其中,在塬上和沟壑中葱翠的树木中隐现着一座座高大的井架。这块生机勃勃的土地已成为中国石化鄂尔多斯致密油气规模增储上产会战的主战场。从去年12月份以来,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组织了300多支施工队伍、10000多名员工,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忙碌着。
“要是没有技术上的突破,就没有今天的石油大会战。”华北分公司甘陕指挥部党工委书记雷进喜说,今年分公司在甘陕工区的工作量相当于当年的大庆石油会战。
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庆阳和平凉石油资源丰富,但属于低压、低渗、低丰度的地质构造,被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为“磨刀石”里找石油。开采难度大,生产成本高,石油产量低,加上油区生态环境脆
弱,黄土塬地形地貌特殊,井漏井塌问题频现,勘探开发难度非同寻常。为此,新的石油会战在打井上变过去以“直井”为主到现在以“水平井”为主。就是在直井打到一定深度时,利用新技术再进行水平钻探向四面打井,从而提高了油井的出油率和石油的开采率。
雷进喜说,华北分公司运用世界上最新的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黄土塬三维物探采集及处理技术、水平井钻井、录井、测井、固井、试油各专业配套技术,使石油大会战顺利推进。这样打井还可以尽可能地压缩井场征地,缩减井场占地面积,施工后及时做好钻后治理,实现清洁生产,为村民复耕生产创造条件。现在打一口井占地10亩,油井出油后占地只有2亩,可以退耕8亩。
泾川县境内的红河油田36平—37井是今年1月23日投产的一口井,值班人员郭京行告诉记者,这口井一天24小时产油12吨。负责油田开发管理的华北分公司甘陕指挥部指挥长李建山告诉记者:“2012年计划新建产能100万吨,到"十二五"末建成300万吨级的油田。”按照这一目标,今年的投资达到百亿元,全年钻井达到445口,提交探明储量5000吨到1万吨。新建产能90万吨、年产原油29万吨、建设百万吨联合站1座。